近日,由牡丹江市医学会妇产专业青年委员会主办,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承办的牡丹江市医学会妇产专业青委会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宫腔镜技术诊疗”培训班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妇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齐聚一堂。本次会议聚焦妇科内镜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旨在提升区域内妇科微创诊疗水平,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展开剩余83%会议伊始,陈广玲主任委员率先致辞,她强调生殖健康是女性健康的核心,此次会议聚焦宫腔镜技术在生育力保护中的应用,正是响应国家妇幼健康战略的务实之举,希望通过学术交流推动区域诊疗水平同质化提升。牡丹江市医学会秘书长高广平随后发言,肯定了市妇幼保健院在妇科内镜领域的引领作用,指出医学会将持续搭建跨机构交流平台,鼓励技术创新与规范推广,助力妇科诊疗技术向精准化、微创化迈进。胡玉君副院长则从临床需求出发,谈及基层医院在生殖障碍疾病诊疗中的痛点,呼吁与会专家多分享实操经验,让前沿技术更快下沉,惠及更多患者,为母婴健康事业筑牢技术根基。
汇聚顶尖智慧,共促学科跃升
在学术交流环节,来自各地的专家们围绕妇科内镜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分享。本次活动汇聚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彭雪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宗峰教授;吉林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俊宝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丹丹教授以及我院妇科病区曹婧医生。
彭雪冰教授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学术知识,讲解了“宫内妊娠残留物处理策略 - 保留生育能力”。她指出,对于宫内妊娠残留物的处理,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育需求,根据残留物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彭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针对“宫腔粘连治疗的综合管理以及新进展”,彭雪冰教授提到,宫腔粘连不仅发病率高,还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目前,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再粘连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她介绍了一些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如术后使用防粘连材料、雌孕激素治疗促进内膜修复等,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张宗峰教授则着重讲解了“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他详细阐述了宫腔镜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子宫穿孔、出血、体液超负荷、气体栓塞、感染、宫腔粘连等。他强调,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同时,医生要具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刘俊宝教授带来了“阴道内镜技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的精彩内容。他介绍了阴道内镜技术的原理、特点和优势,该技术无需扩张宫颈和使用窥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风险,尤其适用于幼女、未婚女性以及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刘教授通过展示多个临床病例,生动地演示了阴道内镜在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如阴道异物取出、幼女阴道疾病诊治、宫腔疾病检查等,让与会者对这一新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
张丹丹教授围绕“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她指出,在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要根据肌瘤的类型、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器械。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同时要掌握好手术的时机和技巧,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预后。她还分享了一些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教训,为临床医生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学术交流
会议期间,专家们的精彩演讲和深入讨论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术会议,不仅学习到了妇科内镜技术的最新知识和临床经验,还拓宽了诊疗思路,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向左更多图片 >>
此次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妇科内镜技术学术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区域内妇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分享前沿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提升了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在妇科内镜诊疗领域的影响力,也为推动区域妇科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我院将继续携手妇产专业青委会,以陈广玲副院长团队的技术深耕为引擎,推动宫腔镜技术向“更精准、更普惠”迈进,更以青委会为纽带,持续强化青年医师培养、深化跨机构协作,以宫腔镜技术创新为支点,推动区域妇科专业迈向“全周期守护、高品质服务、强辐射引领”的新高度。
文字、图片丨妇科病区 曹 婧
编辑、排版丨黄路强
一级审核丨曹 婧
二级审核丨马春晶
三级审核丨陈广玲
发布于:北京市源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