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lmm
3岁便能识千字文,6岁在央视诗词大会上一举夺魁,迅速成为全国瞩目的“神童”——王恒屹,这位来自山东的小男孩,凭借惊人的诗词才华,俨然成为了“中华小诗库”的代名词。
然而,随着光环的背后,舆论的狂潮也迅速涌来,纷纷质疑他的未来,像“伤仲永”般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曾经引发无限期待的神童王恒屹,会不会像流星一样迅速陨落,消失在众人视野之中?还是能在这片喧嚣中逆风而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展开剩余86%王恒屹的“神童”之路,始于2017年。当时,他仅3岁,就在江苏卫视的《了不起的孩子》节目现场一展才华,站在舞台上的他,声音稚嫩却清晰可闻:“我能认3000多个字,背100多首古诗。”这番话一出,立刻震惊了在场的观众,令人惊叹不已,瞬间为这个小男孩的未来打开了无限可能的大门。
然而,让王恒屹名声大噪的,还要归功于2020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在这场盛大的诗词对决中,王恒屹展示了非凡的才华。在“唐诗九宫格”和“飞花令”等环节中,他不仅在高难度的诗词挑战中游刃有余,还展示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深厚知识积淀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尤其是在“姓氏飞花令”环节,面对一群经验丰富的成年选手,王恒屹毫不畏惧。当主持人孟非念到“赵”字时,他立刻脱口而出:“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当下一个“李”字出现,他又立刻回应:“李白斗酒诗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每一句诗词,仿佛把人带回那个诗意盎然的时代。而在“飞花令”激烈的对抗中,他更是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春江潮水连海平”等诗句,赢得满堂喝彩。
王恒屹最终以144分的高分力压群雄,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史上最年轻冠军的桂冠。评委康震也不禁感叹:“他的诗词储备量堪比大学教授!”王恒屹的出色表现,实至名归,但也正是从这时起,外界的质疑声和嘲讽声逐渐浮现。
许多人开始质疑他“只会背诗”,甚至有些人断言他将会像古人方仲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泯然众人。更有一些人恶意猜测,指责其家人借此炒作,借孩子的才艺谋取个人利益。然而,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王恒屹的父母和家人并未辩解,而是选择默默行动,回应这片质疑的海洋。
王恒屹的家人决定减少他的商业活动,让孩子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让他从表演的聚光灯下暂时退出。王恒屹的奶奶,何霞女士曾坦言:“参加节目,只是想让孩子开阔眼界,名利从来都不是我们的追求。”正是这份心态,为王恒屹的成长提供了宽松的空间。
王恒屹的诗词天赋,离不开奶奶何霞的倾力引导。何霞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对诗词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热爱。早在王恒屹还在蹒跚学步之时,奶奶就开始用巧妙的方式引导他接触经典诗词。例如,她将《三字经》改编成富有韵律感的儿歌,哼唱给他听。令人惊讶的是,年仅1岁半的王恒屹在她朗诵完最后一个字后,能够自然地接上。
这件事令何霞深感惊讶,也让她更加确信孙子在诗词方面的独特天赋。于是,她精心布置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学习环境,把家中的客厅打造成了“诗词乐园”。墙上挂满了五彩斑斓的汉字卡片,书架上摆满了国学经典,餐桌旁甚至悬挂着《将进酒》的图文注解。
何霞的教育理念十分独特,她注重“去功利化”的方式,把诗词的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例如,买菜时,她教孙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到落日时,她讲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此外,何霞还设计了很多趣味性十足的诗词游戏,像“诗词接龙”、“字卡寻宝”等。甚至用积木给孙子形象演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景象,令学习充满了乐趣。
面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厌学情绪,何霞并不责怪,而是用耐心引导,“幼不学,老何为”,让王恒屹自己思考,最终他主动拾起书本,继续前行。
王恒屹的父母虽然因为工作常年在外,但在教育孩子上与奶奶何霞始终保持一致。他们从不让孩子将诗词当作赚钱工具,所有的商业合作邀约都被果断拒绝。父母坚定地表示:“诗词只是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谋生的工具。”
在夺得诗词大会冠军之后,王恒屹并没有追逐名利,而是选择淡出荧幕,回归校园。如今,年仅11岁的他已经从当年的“神童”光环中走出来,成为一名低调的五年级学生。他的社交媒体动态是刚刚临摹的《兰亭序》书法作品,并配文“在传统文化中自信前行”,字里行间透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学校里,王恒屹与同学们和睦相处,谦逊待人。只有在历史课堂上,他的眼中才闪现出与众不同的光彩。这位从小浸润在传统文化中的孩子,立志成为一名历史老师。他的学业成绩始终保持优异,而他的跨界成长也十分引人注目——书法已经顺利通过十级考试,且在编程领域,他也已经掌握了Python,并能用编程写出古诗词生成器。
面对外界关于他是否会重蹈“伤仲永”的覆辙的质疑,王恒屹用自己的诗词储备和全面发展的成果有力回击了这些声音。他用1400首诗词的深厚积累,证明了自己不仅在诗词上不断进步,更在其他领域有所突破。
时光流转,8年过去,王恒屹的成长早已突破了“神童”的标签,他的故事充满了爱的滋养与兴趣的支持。他的家庭,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去探索世界,而他也用自己的一步步成长,回应了外界的所有质疑。
真正的天才,绝不是外界的标签与赞誉所定义,而是在于内心的坚持与热爱。
发布于:山东省源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